初冬时节,在三元区中山公园、东新五路及东乾路片区排涝泵站配套管网工程和干流防洪提升工程(三元段)的各个作业现场,工程车辆穿梭往来,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。
水利事关战略全局、事关长远发展、事关人民福祉。近年来,我市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,坚持源头减排、过程转输、末端系统调蓄的原则,大力实施防洪排涝提升工程建设,提高城市水安全,打造人水和谐、水城共融的生态宜居之城。
洪灾是目前市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。2022年6月14日,沙溪河水暴涨,洪水超市区保证水位时长16个小时,造成市区部分低洼地段被洪水淹没,影响7万余人。
“以前暴雨一来,我们就把家电搬到桌子上,没想到那次水直接淹到了腰部,损失惨重。”提起“6·14”洪灾,家住三元区徐碧二村一楼的洪福友至今心有余悸。
如何做好三元区主城区防洪工作,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。市委、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推进,并将防洪排涝提升建设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。
近年来,我市结合城市双修、城市更新行动、城乡建设品质提升等工作,推进市区防洪排涝提升工程,加强完善规划,逐步形成了以列东、列西、城关、白沙4个片区为整治范围,确立了“上拦中疏下排外挡”的防洪排涝总体布局,具体项目由市城管局、水利局等部门负责组织实施。
连日来,正在抓紧施工的东新五路及东乾路片区排涝泵站配套管网工程,就是我市“上拦中疏下排外挡”防洪排涝总体布局“中疏”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该工程主要配合东新五路及东乾路片区排涝泵站的建设,旨在完善东新五路及东乾路片区排水系统,系统提升东新五路及东乾路片区防洪排涝及内涝防治韧性防御能力,为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有力保障。
“这项工程真是利民惠民,我一直都在关注。以后遇到大雨天,都不需要过多的担心房子被淹了。”洪福友不禁赞叹道。
紧盯时间节点,倒排工期、挂图作战……市城管、水利等部门积极督促施工方科学施工,保证项目进度,着力让群众尽早享受宜居生活。
“我们从人力、物力、精力等方面提供要素保障,全力服务项目建设,确保江滨路、东乾路施工段在春节前回到正常状态通车。”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说。
无论是排涝泵站建设、道路修复,还是江滨步道改造和休闲公园提升,在这些项目的施工全套工艺流程中,各参建单位都从始至终坚持“以人为本”的理念,致力让城市更美好、生活更惬意、群众更幸福。“在满足防洪基本功能的前提下,我们结合地方实际,尽可能营造出亲水、亲民的开放空间,将防洪设施与市民活动空间相结合,打造韧性水岸。”闽江干流防洪提升工程现场设计代表刘敏说。
闽江干流防洪提升工程(三明段)是三明市“十四五”期间重点推进的重大水利项目,已列入国家“150项重大水利工程”。“目前,项目正加速推进,建成后将为当地群众财产安全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。”市水利局四级调研员杨长丰介绍。
三明位于闽江上游,包含沙溪、金溪、尤溪三大水系,主城区系典型的山地河谷城市。怎么样才能做好修山治水兴水大文章,让城市更具“弹性”与“韧性”?
2023年5月30日,三明成功入围全国第三批水弹性城市建设示范城市。我市以此为契机,立足构建良好的山水城关系,把水弹性城市理念融入城市建设,补齐污水处理和内涝治理短板,推进沿山截洪带、城区海绵道路带、沿河江滨防洪带的建设,重点打造列东贵溪洋、城关富兴堡、生态新城、东门古街等4个示范片区。
建设水弹性城市,共绘生态画卷。近年来,以推进革命老区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示范区建设为契机,我市正以“生态山水城”为统领,优化城市生态格局,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短板,提高城市韧性,奋力向南方山地河谷型海绵示范城市的目标迈进。
现场查看、沟通协调、回复信件……这是市政设施建设工程养管中心工作人员陈国东忙碌的一天。自项目开工以来,他基本上每天都在道路施工现场和办公室之间来回奔波。“除了抓项目质量、施工进度、安全管理外,及时回应群众关切也很重要。”陈国东说。
像陈国东一样,城管局每天安排10余名工作人员下沉施工一线,靠前服务指挥,推动项目早日完工,最好能够降低施工给群众带来的不便。
建设单位、设计单位、实施工程单位、监理单位、监测单位5个主体共同参与、协调和管理项目全过程,保障项目如期完工。
市城管局成立市区4个涝片管网建设项目工作专班,工作分工明确,责任落实到人。工程推进倒排计划细化到天,项目进展情况每日一汇报,每周一调度,及时有效地发现并协调解决问题。
在保障项目建设进度的同时,妥善处理好施工扰民问题同样重要。在项目业主的督促下,施工方作出了许多努力,如优化施工组织、增加作业面、上足人员和机械、加派道路交互与通行协管员……
江滨路施工段是很多市民日常出行的必经之路,早晚高峰期间交通压力较大。为最大限度降低施工对周边交通的影响,城管局对施工围挡的宽度进行了优化。其中,学区路至华盛大厦段和东乾路至东乾二路段的围挡从原计划10.5米缩减至8.5米,将路面两侧共剩余的12.5米施划为4车道,释放道路空间,缓解交通压力。
与城管局实施的江滨路管网项目一样,闽江干流防洪提升工程(三元段)也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中。由于这两个项目实施的内容是系统一体化的,施工方对围挡的使用进行了优化调整。“我们提早跟城管局对接,遵循‘共借用,分段围,少建围,建小围’原则,将现有的施工围挡进行相对有效整合,减小产生的不利影响。”三明市闽江上游防洪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志鹏介绍。
民生工程得民心,群众支持添动力。除了各项施工手段的不断“上新”,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少不了有关部门的通力合作,更离不开老百姓的支持和理解。只有在一次次的项目提升中做到统筹兼顾,民生工程才能真正惠及千家万户。
除江滨路外,东新五路及东乾路片区排涝泵站配套管网工程还涉及10余个路段,项目总工期两年半;闽江干流防洪提升工程(三元段)项目总工期四年。届时,两个项目完工后,三明主城区的防洪标准将达到30年一遇、排涝标准达到10年一遇,有效提升城区防灾减灾能力。